锐意进取,诚信立足,达道致远
新闻
2023年底中国物联网连接数将突破20亿!各大城市初步建成物联网新基建!创新能力突破,产业生态不断完善,应用规模不断扩大,支撑体系更加健全
这些激动人心的目标,就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国家电网公司联合印发的《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科技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能源局(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近年来,全球物联网蓬勃发展。物联网的连接数已经超过了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数,有力推动了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的到来。行动计划无疑为我国物联网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那么,目前我国物联网的发展效果如何呢?作为物联网发展“三驾马车”的技术、应用、生态如何发展?为此,人民邮电记者近日采访了中国通信研究院工业与财产研究所副所长罗松。
物联网成为数字经济的重要“支点”
“物联网作为新一代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十四五”期间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发展物联网是国家的部署要求。攻略。”罗宋说道。
“十三五”以来,我国物联网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产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至2.4万亿元。到2020年底,广东、江苏、浙江三省物联网产业规模位居首位,产值超过2000亿元;上海、北京、山东、辽宁、福建建设、江西、重庆等省位列第二,产值在500亿至2000亿元。在工业总产值中,物联网规模快速增长,物联网标准不断完善,应用不断丰富。 “十三五”期间,我国发布物联网领域国家标准145项、行业标准62项,正在研究的国家标准36项、行业标准27项。随着应用的蓬勃发展,物联网的行业赋能作用进一步凸显:在制造领域,远程运维、能源监控、安防监控等新型应用模式不断涌现;在城市治理领域,以视频监控为基础的环境监测、智能烟感、智慧路灯等应用的跨域数据开放共享机制逐步形成。
“物联网是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支撑。”新冠肺炎、新基建、新应用体系,与工业、农业、能源等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它是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设施和关键要素。同时,物联网也是新冠肺炎疫情下提升政府治理水平的重要手段。网络技术可以支撑构建全面覆盖、动态监控、快速响应的城市感知体系,有助于解决城市治理中物质统筹体系落后、区域协调体系不完善等诸多问题。对于普通人来说,物联网可以助力消费升级。当前,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衣、食、住、行、娱等多种新的消费模式应运而生,物联网在消费端的潜力正在显现。爆炸。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物联网的产业规模和市场价值不断受到全球产业的青睐,全球物联网产业以物联网平台为“阵地”的生态竞争进一步加剧。为此,行动计划的出台恰逢其时,目标明确、措施得力,将有力推动物联网强国建设。
三驾马车全面提升竞争力
关键技术的突破、产业生态的完善和应用规模的扩大是提升我国物联网产业竞争力的三大关键,行动计划统一给出了抓手和政策引导。
物联网关键技术急需补短板。罗松指出,目前我国物联网产业在智能传感、网络通信、信息处理等关键技术领域还存在薄弱环节;传感、传输、处理、存储、安全等关键环节技术创新不足,高端传感器、物联网芯片、新型短程通信、边缘计算等关键技术仍需提升 加大力度攻坚克难,物联网技术基础升级仍需稳步推进。
行动计划明确了关键技术突破的三大驱动点。一是聚焦关键技术攻关,通过实施“带头”,鼓励和支持骨干企业加大对高端传感器、物联网芯片、新型短程通信和高新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力度。精确定位。二是推动技术融合创新,加强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与物联网的融合发展,提升物联网终端感知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与智能化水平三是构建协同创新机制,鼓励地方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建立一批物联网技术孵化创新中心,动员兽联网产业技术联盟、基金会、开源社区等机构,形成协同创新合力。
物联网产业生态有待不断完善。罗松指出,行动计划从培育多元化市场主体和加强产业集聚两个维度拓展物联网产业生态。一方面,以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引领生态建设,培育龙头企业和“专、特、新”的小巨人企业和物联网运营商、服务商,形成大中小三方融资发展格局。小型企业。另一方面,构建产业集聚创新生态,加强物联网示范基地建设,持续跟踪评估现有示范基地建设效果,高水平培育新型物联网示范基地,进一步引导产业集聚发展。
物联网企业作为物联网产业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综合考虑自身发展基础、所在领域对物联网需求的紧迫性和经济效益所提到的社会治理三大领域,产业应用和民生消费重点提升物联网服务能力。为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企业可参与探索市政、农村、交通、能源、公共卫生等领域的物联网服务;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可着手推动物联网与农业、制造、建筑、生态环保、文化和旅游等为推动消费升级,企业应加强智能化产品研发家居、健康等领域,不断拓展物联网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
物联网给全社会带来的好处离不开应用的落地。 “虽然物联网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在不断拓展,但由于各细分领域的发展状况不同,物联网应用的碎片化现象依然存在。”罗松指出。
目前,物联网应用主要体现在治理现代化、工业数字化和智能生活三大场景。据此,行动计划为扩大应用规模,将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出努力。在社会治理领域,推动交通、能源、市政、卫生健康等传统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将感知终端纳入公共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建设。在产业应用领域,以农业、制造、建筑、生态环境、文化、旅游等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为驱动力,加快数据采集终端等传感终端的应用部署、仪表和控制器。在民生消费领域,推动传感终端和智能产品在家庭、楼宇和社区的应用部署,加快普及可穿戴设备、智能医疗健康产品、智能运动器材等物联网终端。
综上所述,在行动计划的引领下,在技术、生态、应用的合力驱动下,中国物联网的未来充满期待。
询问
最新博客